English

有感于霍顿去留大讨论

1999-11-20 来源:光明日报 汪大昭 我有话说

国奥兵败,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好梦还得留待新世纪再作努力,关于英籍主教练霍顿的去留问题成了九强战完不了的尾声。近来,从足协到传媒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展开了围绕霍顿的争鸣,有好事者称其为“霍顿去留大讨论”。显然,为此取名者绝非仅仅关注,而是自己就特别想参与其间,说几句不管人家爱听还是不爱听的话。

这些年,人们对足球宠爱有加,士农工商,男女老幼,要是跟足球不沾边,出来进去就会少了许多谈资。中国足球的水平不高,基础也不怎么样,可楞跟足球王国似的,不懂英超意甲的男人简直就不算爷们。国奥没出线,又有话说了。于是,霍顿先生的大名天天被人挂在嘴边。有人捧,必有人贬,这才算得上一台戏。还得区分成保霍与倒霍两大派,势不两立。凡事一分派,就有麻烦了,不想办法自己站住脚,净咂摸对方什么话里有空子可钻,也不好好听听别人说的是否有理,老想有什么言外之意。一实诚,就总是不防人;一叫真,就总是自己往套里钻。好像足球兴衰,匹夫有责。

跟着霍顿学艺的球员要是说几句师傅的好话,准是在为自己再进国家队打埋伏;助理教练或替补队员要说霍顿也有不是,那一定有野心,想挤走霍顿后自己出人头地;记者要写霍顿功大于过,肯定是“御用”的笔杆子;官员要说规范聘用程序,莫非有取代王俊生之心?总之,似乎足球圈子从里到外都在打小算盘,傻瓜除外。

笔者是上过当的人,宁愿闪开身,让后来人去满腔热情地呼吁。1993年,中国足协出面组织征求意见的座谈,给德国来的施拉普纳先生安排后事,并且说明没有任何授意,尽管畅所欲言,以帮助足协了解社会上对洋教练的真实看法。尽管反对续聘的意见占了明显多数,但最后的决定足以叫人瞠目结舌,说是“经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,还是留用洋人”。既然“生杀”予夺不是由公决说了算,而决定人又总是比干具体事儿的人站得高,看得远,那个过场实在是不走也罢,何必呢?

事实上,大赛的冲击和“洋务运动”的总结,都值得下功夫整理,哪个不比决定霍顿去留更重要?可是在中国,涉及人的问题总显得不一般。说是对事不对人,但从来都是人比事还大,以致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,事情依然没弄清,下一位还是迈不过同样的坎坷。这种情况见多了,足球还停在原地。时代在前进,重复就意味着倒退。可以请洋教练走人,但是要把人家的好东西留住;同理,就主管部门来说,行家们关于霍顿去留的表态可以无所谓,而对霍顿执教的评价应该留住。统计赞成、反对和无所谓三种态度的比例很容易,甄别、区分和吸纳有益的意见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